地名里的晉城丨羊頭山
晉城地處太行山南麓,歷史厚重、人杰地靈,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(fā)源地之一。當你穿梭于晉城的街巷游園時,是否了解它們名字背后的古老動人故事?當你駐足晉城的山川村落時,那些鐫刻在路口、牌坊、地圖上的名字,是否曾引起你片刻的好奇?地名如鏡,映照過往,更燭照前程。值此晉城建市40周年之際,8月5日起,晉城市民政局特別推出《地名里的晉城》系列地名文化推文,帶你探尋晉城那些看似尋常的地名背后,所蘊含的地理變遷、歷史沉浮與人文積淀。透過晉城地名的文化符號,一起了解晉城,感知晉城,愛上晉城!
傳說
神農炎帝在此山嘗百草、得嘉禾
奠定了華夏農耕文明的根基
而山的名字
卻來源于一尊看似樸拙的石雕羊頭
為何是“羊”?
是圖騰?是獻祭?
還是一個被時光加密的古老密碼?
在村名里遇見晉城
今天走進
高平羊頭山
羊頭山,亦名首陽山,位于高平市神農鎮(zhèn)境內,距離高平市區(qū)15公里,它橫跨兩市三縣,素有“雞鳴一聲聽三縣”之說,山之西北面為長治市長子縣,東北為上黨區(qū),南側為高平市(縣),是高平與長子縣上黨區(qū)的界山,方圓十幾里,海拔1297米。
關于羊頭山名字的由來歷來有兩種說法,一說山形似羊頭、一說山上有巨石像羊頭,傳說神農炎帝曾在此山上嘗百草、播五谷,開創(chuàng)了中國農耕文化的先河。山上還有從北魏至隋唐時期開鑿的石窟造像、摩崖佛龕等,為這座歷史文化名山增加了更多的厚重感和神秘色彩。
羊頭山廣場
據(jù)北宋《太平寰宇記》曰:“羊頭山在縣北三十五里”……“神農嘗五谷之所,上有神農城,下有神農泉?!?/p>
分析發(fā)現(xiàn)早期的記載偏向于“山形像羊頭”,晚期的記載偏向于山上有大石頭形狀如羊頭,羊頭山上現(xiàn)在留存的羊頭形巨石,約為北魏時期鐫造,因為當時的少數(shù)民族圖騰崇拜為羊,所以才在山頂?shù)耔徚艘恢皇蛞云砀?,自從山頂上有了石羊以后,才產生了“山頂有巨石形狀如羊頭”的說法,所以,我們完全可以肯定羊頭山的名稱,最開始是以“山形似羊頭”而得名。北魏以后,因山頂上有了鐫刻的石羊才產生了以石羊得名羊頭山的說法。
羊頭山石塔羊頭造像
2015年,山西省文物考古專家在羊頭山發(fā)現(xiàn)了一處仰韶文化遺址,在現(xiàn)場發(fā)現(xiàn)了大量的陶片、瓦礫,而這些文物也證明了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時間,羊頭山就有古人類生活,這和傳說中炎帝生活的時間相吻合。
此記可作為炎帝神農氏在遠古時活動于羊頭山之佐證,雖然不知神農城毀于何時,但現(xiàn)今石柱水井和石井架依然存在,這些珍貴的古遺跡給后人留下了無限的遐想。
羊頭山石窟群
羊頭山有豐富的文化資源,如石窟造像、炎帝生活的遺址遺跡、古寺廟、傳說故事等等,最著名的當屬石窟文化和炎帝文化,石窟位于羊頭山山腰,共有10個造像區(qū),開鑿年代北魏至隋唐共有40多個洞窟和多處摩崖佛龕,還有造像碑、造像塔、石塔等文物,是晉城市規(guī)模最大的石窟造像群。2006年,羊頭山石窟被列入了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山上還有神農城、神農井、神農泉、五谷畦等炎帝生活的遺址遺跡,另外,羊頭山還流傳著有關炎帝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,包括育嘉禾、祈雨、嫁女、祭星等等。
炎帝陵
羊頭山主峰高聳,山巒秀麗,松林茂盛,古柏參天。長期以來,以秀麗的風景和豐富的文化遺存吸引著各方游客,2016年以來至今,炎帝陵活動已經(jīng)連續(xù)十年舉行祭祖大典,極大的帶動了高平旅游業(yè)大發(fā)展。2022年入選省級“著名自然地理實體地名”。
本頁二維碼